当前位置:主页 > 书画艺术 >
热 门 文 章
1•潍坊市寒亭区检察院召开2023年度总结表彰大会
2•潍坊市寒亭区检察院春训进行时 文化润检心 奋进新征程
3•【坊检特辑】坊子区检察院“检察护企”服务站揭牌成立
4•潍坊市寒亭区检察院新春走访送祝福 岁寒情深暖人心
5•潍坊市坊子区检察院趣味运动会又来啦!
6•济宁市任城区检察院开展庆祝“中国人民警察节”系列活动
7•潍坊市坊子区人民检察院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议
8•潍坊市检察院青年干警创新亮点第五突击队工作座谈交流会在坊
9•潍坊市坊子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法治守护半边天 携手建功新时代
10•潍坊市寒亭区检察院组织开展“三八”妇女节活动,凝聚巾帼力
最 新 文 章
1•增强法治意识,共同守护成长 ——省检察机关走进东营市利津县
2•【坊检特辑】坊子区检察院“检察护企”服务站揭牌成立
3•山东省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到寒亭区检察院开展调研座谈
4•潍坊市寒亭区检察院预防性侵家长课堂开讲啦“青未了”与您一
5•潍坊市坊子检察院护企 为企业发展增添“法”码
6•潍坊市检察院青年干警创新亮点第五突击队工作座谈交流会在坊
7•潍坊市寒亭区检察院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宣传系列活动
8•潍坊市坊子区人民检察院召开一季度工作推进会
9•潍坊市坊子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法治守护半边天 携手建功新时代
10•潍坊市坊子区检察院“检察+工会” 协力守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莘县司法局:实施“三量”建设,筑好公共法律服务“蓄水池”

近年来,聊城莘县司法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提升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为重点,不断强化为民服务措施,重心进一步下移,全面打造保障有力、管理规范、运行高效、覆盖城

    齐鲁法治(聊城讯)于清林  近年来,聊城莘县司法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提升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为重点,不断强化为民服务措施,重心进一步下移,全面打造保障有力、管理规范、运行高效、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着力筑好公共法律服务“蓄水池”,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扩大容量,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平台建设
     重点打造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高标准建成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位于皇行家园小区南门向西50米路北,按照“前台后厂”的布局模式,大厅设置“正义之心”文明志愿服务工作站,由全县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提供志愿服务,改造提升集法律援助、公证、人民调解等多个服务窗口于一体的服务大厅,设置法律服务室、党代表工作室、政协委员工作室和行政争议和解室等多个功能室,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为来访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全力推进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在24个镇(街道)均建立了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实施“一所四站点”配置,大厅设置法律援助、普法宣传、人民调解、公证协办、立法民意征集、行政复议联系等多个服务窗口,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等值班服务,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化运作镇(街)全覆盖。
     全面实现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司法行政工作室)全覆盖。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向村居(社区)延伸,依托“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全县所有村(社区)全部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司法行政工作室),引导群众学法守法、依法调解、依法维权,确保群众“不跑一里路”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做大总量,满足人民多样化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
    为中小微企业配齐“法治保姆”。出台实施《关于建立和推行律师行业服务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代理机制”的实施意见》,积极搭建政府、企业与律师事务所服务对接的平台,实现人员、信息、业务互联互通,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定期举办法律服务代理座谈会,推动4家律师事务所与全县中小微企业建立联系合作机制,深化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工作,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开通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直通车”,对于受理的涉及中小微企业的法律服务,开通绿色便捷通道,用最短时间提供最高标准最高水平的法律服务。

    提高质量,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奏响大普法“协奏曲”。制定印发《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制度》,明确全县部门单位制定责任清单,出台关于信息报送、履职评议、定期通报等工作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制。今年以来,各成员单位开展防诈骗、安全生产等各类大型法治宣传活动20余场。

    推动形成“枫桥经验”莘县升级版。推出“有事来聊·莘情调解”调解品牌,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各镇(街)和各村(社区)建立三级调解体系,在妇联、残联、企业等行业设置“有事来聊·莘情调解”调解工作室,组织律师和人民调解员深情参与疑难矛盾排查化解,不断提升社会和谐指数。围绕行政争议解决,积极探索“关键少数”参与“五调对接”简办快办化解纠纷机制,依托各类调解平台,在行政调解、非诉执行、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中全程引入负责人精准对接参与案件办理机制,以最简流程、最少成本、最快效率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于清林

分享按钮

友情链接

至顶 中部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