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
9年,6个村庄,1500多户村民,81户贫困户,提起黄亦成这个名字,村干部和村民们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的,“只要见到他,再难的事情,我们就有希望。”百姓们都饱含深情地这样说。
齐鲁法治(潍坊讯)张青松 唐晓萍 报道 9年,6个村庄,1500多户村民,81户贫困户,提起黄亦成这个名字,村干部和村民们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的,“只要见到他,再难的事情,我们就有希望。”百姓们都饱含深情地这样说。为此给他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黄三多”:走的路多、办的实事多、实在亲戚多。
黄亦成是高密市商务局的一名普通干部。从高密市柏城镇的大沙泊、大吕、小河崖;到胶河生态发展区的李家屯、密水街办的刘家官庄;又到柏城镇的前冢子头村,每次市局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领导都把这个重担压到他的身上,他成了高密市商务局与党政系统上上下下由衷佩服的“包村专业户”。
乾心向党—党是大厦我是砖
从2012年3月起,高密市从各大局选派第一书记到农村助推发展,驻农村真是个苦差事,在城里工作的干部心里都打悚,商务局连续9年选派黄亦成,他克服实际困难,坚定信念,一次次风尘仆仆起早贪黑地奔波在乡野田间。
这9年里,他忠心耿耿,不怕困难,一心扑在党的事业上。自己取借垫资帮助所包的大沙泊村、李家屯村等贫困村庄修建村委办公室3万多元。解决了大沙泊村的自来水与户户通,实现了大沙泊村庄屋不漏雨、墙不透风、脚不沾泥、水不出户的梦想。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帮助李家屯村的特色梨业种植户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助力销售农产品。在大吕村,他化缘了30吨水泥帮助村里小学硬化了路面。
2017年在刘家官庄村,情理通融做通个人工作,把一处脏乱差的个人闲置宅基地变成风景靓丽的200多平方的文化广场,按上了体育器材,在村内主要街路配套安装了26盏路灯,老百姓的感激自不待言。
随后,他又了解到村里没有排水沟,一来大水就淹,对于关乎到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他急上眉心,立即找人进行了预算,短期使用的细管排水系统三五万元,长久能用的需要10万元。这不是一个小钱,黄亦成心里想:“给百姓干事,干就全力以赴地干好。”他回局里跟领导汇报,领导感动这些年黄亦成的工作业绩,更感动他为老百姓干事自己付出的物质与精神,资助了建设永久使用排水沟的钱,局里派人起早贪黑干了一个月,他夙夜在公靠在工地上一个月,和工地上的人一起早出晚归,扛掀挖泥,凑付三餐,赶在七月份汛期之前,修好了排水沟,第一场大雨老百姓叫了好。2020年的几场大雨,附近很多村庄都陷入了洪涝的汪洋中,这个村安然无恙,百姓们感叹,念叨的第一个人就是黄亦成,从内心里由衷地感念着他,尽管黄书记离开这个村庄已经3年多。
2020年疫情期间,大年初一,黄亦成一马当先,赶回所包的前冢子头村,对体谅他让他歇息的村干部说:“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基层就是要奉献、要担当,特别是现在这种特殊时期,越是危险越要冲在前面,带好这个头!”他带头值守,24小时吃住在村里,昼夜指挥调度。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干部、老党员、退役军人自发到村主要路口执勤值班,及时劝导群众取消春节期间访亲串门活动,劝返外来拜年访友人员300多人、车辆近百台。
合理搭配防控人员,他安排贫困户小乐和他的爸爸运送大桶水,扯拉隔离绳,建立他们对生活的信念,在为集体做事中体会生命存在的价值。
他联系哥哥创办的高密探索者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捐赠了100件御寒冲锋衣,送给一线值守人员,在他的影响下,村里的贫困户都主动到村里捐款捐物。闺女想用自己的压岁钱买点防护服寄给学校,黄亦成和妻子大力支持,捐赠给闺女在武汉的大学100件防护服。
村民对防疫知识了解不够、防疫意识较差是防疫工作的难点重点。黄亦成带领村干部率先学习相关知识,一起入户宣传动员,挨家挨户发放《疫情防控健康科普明白纸》300余份,实现了户户到、全覆盖,给群众吃下定心丸。
100多个日夜的坚守,儿子女儿直接忘记了爸爸的称呼,回家听到闺女和儿子调侃:“黄书记,你又回来了,辛苦啦。”瞬间的心酸涌上心头。
坤心方圆—— 百姓信任环境变
2019年他刚来到柏城镇前冢子头村时,村里村民热线不断,大街小巷堵遍;一条大街留中间,18条胡同全截断。
他走大街、串小巷、坐炕头,“四知”摸村底(知情况、知家底、知困难、知思路);“四问”访百户(问人口、问生活、问生产、问困难);“四清”解贫忧(底数清、问题清、任务清、措施清)
工作要干,化冰是关键。他帮助整天上访的曹姓青年解决了摔伤腿的费用,使青年改变了对待村级工作的态度。他去一户把棒子骨头垛在大街上的户做工作,从父母的榜样、后代的上进到家族的力量连续三个小时,涓涓细流通心渠,从本户的爱答不理到户主见面就拉着他去吃饭。
他去看望一个在村里很有名望的宋华月老师,看到他的胡同里有堆着的土堆,进出不方便。他便找人帮助宋老师清了出去。这件事对一年三个季节常住儿女的宋老师触动很大,觉得这个干部在为百姓服务上真是心细,是个实诚人。
在通街胡同过程中,宋老师自己带头捐了1万元,又发动家族带头,两个闺女两个儿子各捐了2000元,侄子1万元,侄女1000元,刚参加工作的大孙子捐了800元,共2.98万元。他说:“我埋在心里的一腔爱乡之情,被黄书记这样的干部点燃了,钱交到黄书记这样干正事的干部手中,我信任。”
在宋老师的带动下,村民纷纷支持,贫困户都踊跃捐款,人居环境整治花了27万多,村民捐款16.2万元,成为柏城镇人居环境村民捐款最多的村。
有一个在村里干过妇女主任的老党员,与村里积怨矛盾很多年,多次上访。违章建筑棚子在胶高路上,全村人都拆了,唯独剩下她家。她与附近镇上统一规划的土豆市场攀比,提出土豆市场拆了她再拆的无理要求。黄亦成了解到她年轻时曾经因为养鸡成为致富专业户,当选为人大代表的经历。有心的他参观柏城村史馆时,不经意发现了一张老妇女主任年轻时与领导等人大代表的合影,找到了工作的突破口。他来到妇女主任家里,闲谈中,找出自己用手机翻拍的这张相片,说:“曹主任,你年轻时很优秀。”妇女主任一看,心里特别激动,自己那些辉煌的岁月一下子涌入脑海,眼睛湿润了。她儿女都不在家,没有劳力,黄亦成联系村书记安排人帮助完成了这最后一户的拆违工作。在拆违中,黄亦成本着人文保护的原则把她家里两棵树龄很长的老柳树给保留了下来。
百炼钢成绕指柔,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就这样一户户、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春风化冰,攻克难关。
黄亦成说到做到,雷厉风行,谁家请吃饭也不去,送礼也不收,全村一刀切,百姓们看到他的有情有义又坚守原则,打心眼里佩服他,拥护他。
前冢子头村是阳光社区最大的一个村,旱厕改造户数多,贫困户也多,村居跨地面积又大,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黄亦成发现村内主路胡同没有硬化,村内排水沟不通,他又四处奔波,争取扶持资金,硬化村内道路南北胡同大街8条2.5公里,解决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问题。围绕解决排水沟不畅问题,他又争取市畅通路桥的大力支持,为村捐助排水管道36米。
通胡同修路,旱厕改造,贫困户检查,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他和村“两委”干部以及老党员一起,奋斗在第一线,一件接着一件干,脸晒得黝黑,衣服被汗水洇出了盐噶啦,鞋子磨破了底,脚上碾起了泡,他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市局干部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没喊苦叫累。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年在乡村都习惯了。”路修好了,排水畅通了,村容村貌变美了,群众的心里也顺畅了,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
冰心引凤—党建强基促发展
远处银色的大棚,近处葱翠的土豆、金色的麦浪,在芒种时节的田野里层层叠叠,微风吹过,弥满了一坡丰收的气息。
高密市柏城镇前冢子头村的宋同超老中医在一场大雨后与我们一同走在村前一块叫南台的地块上,无限感慨地说:“我们村有两千多亩地,黄书记不知走了多少遍。谁家的地块有了病虫害,谁家的地块长势怎么样?他心里比种地户都清楚。尤其是雨后,察看涝情旱灾,哪一块都不落。他是百姓的好干部,真是为百姓办实事的人,坚持原则,又有情有义。”
“岂止是村里的2000多亩地,我们村的边角旮旯他都不知走了多少遍。”走在前冢子头村宽阔洁净的中心大街上,走在村巷花木扶疏的水泥路上,随便遇到一个村民,谈起黄亦成,他们都这样说,“每次天下大雨,他穿上雨衣雨鞋顾不上吃饭就往外跑,田间地头,积水的巷道,......他心里是真有老百姓。”
在村庄里走访时遇到养猪户李德堂家、李士明家、孟庆学家收棒子,二话没说就帮着干了起来,顺便向村民了解玉米的收成与价格行情。
前冢子头村位于胶州与高密交界处,没有任何一辆公共客运车与公交车经过,村庄闭塞。冰心一片,玉壶可鉴。一门心思执着为民的心,总能让他跳出思维的禁锢。他看到了村庄与开发区星宇鞋业相邻的优势,调动自己多年为人处世积攒的人脉,积极牵线搭桥,带动村庄发展起了十多家手套与口罩厂,解决了村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大大增加了百姓收入。
前冢子头村土质肥沃,出产的大白菜与土豆质量上乘,他来到这个村后,帮助扩大种植规模,试验有机肥种植,大大提升了土豆的产量与口感。目前村庄规模种植土豆1000亩,打造出了胶河土豆品牌;黄书记又借助自己所在商务局的职能优势,拓展电子商务,为村土豆合作社办理进出口权,让胶河土豆走出国门销往世界。
村庄发展了,村民各方面的生活都得到了提升。原先村里没有一家像样的饭店,村里有个人来客去、礼节大事,都到离着五六里地的外村去打理,提起村庄的这些挠心事,村民都叹气,如今发展起来的村庄,开了两家饭店,生意兴隆,百姓的脸上溢满了幸福的笑容。
通过干事赢得百姓的拥护后,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建强村级班子。针对前冢子头村班子配备不齐、战斗力不强的实际,坚持开展每月支部生活日和群众议事日学习制度,研究村集体收入,增强村经济实力,为推进村庄各项工作的发展铺平了罗马路。他带头执行,事有公私,情有分寸,理有方圆。干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暖在心窝里。村民需要的,他总是想办法帮助解决;村民没有想到的,他总是系民之忧,尽其所能。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干部转变作风成效显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过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的传帮带,转变了全村群众过去等、靠、挨的安于现状思想和小农意识,村庄面貌和干群关系状态焕然一新,“两委”成员在党员、群众中树立起了很高的威信。
慈心恤民—贫困户成“实在亲”
脱贫攻坚是驻村第一书记的政治任务,在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是习总书记的政治要求。黄亦成把扶贫工作当做自己的心头大事。在柏城镇前冢子头村,对于有危房的住户,他第一时间联系施工方,监督工程质量,累计翻建房屋8户,维修房屋60多户,实现所有贫困户危房全改造。
他慈悲为怀,待贫困户如同自家人。帮助大沙泊村的一个孤儿健康成长,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关爱帮助孤儿顺利地度过痛苦迷茫期,一直到孩子考上了满意的高中。在局领导的支持下,成立爱心妈妈团,为密水街道刘家官庄村四个没有妈妈的孩子捐助钱物,定期探望,送去温暖,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在黄亦成组织的爱心妈妈团资助与鼓励下,这户人家的老大很争气地考上了高密最好的高中——高密一中,给家庭中的弟妹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帮助大吕村的魏姓男青年治好了三十多年双目失明的眼睛。发动局里为胶河生态园区李家屯村的贫困户捐赠100多件衣服,解决了近二十户的贫困户过冬难题。为密水街道刘家官庄村不能自理的贫困户排队办理慢性病。他把贫困户当成自己的亲人,带他们去看病,问寒问暖,帮助解决日常困难。
前冢子头村的贫困户李士华,脑出血,妻子肺癌。黄亦成刚来他家时,看到他家大门与门前的菜屋北门、正屋门三门一线正冲,垃圾柴草凌乱堆放,便从风水学和老李谈心,建议并帮他改了正屋门与菜园屋门口,建起了壅北墙,贴上了大福字。现在一走进他家,花香树茂,屋内院落亮堂堂。黄亦成看他腿不方便,跟他说:“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李士华看到黄亦成真心帮他,也不跟他客气虚套,从网上买了东西,他托黄亦成去拿快递;去高密走亲访友,他找黄亦成捎着,回来黄亦成主动到高密去接他。黄亦成家住柏城镇的何家村,离高密还有二十多里地,每次他都是抽出时间接送。每次住院黄亦成给他联系正规医院,拉他到医院安排好才放心。这些琐碎的日常打理,黄亦成从来没有厌烦,他心里体谅到行动不便用人的难处,只要李士华开口,黄亦成从不推诿。李士华说,黄书记比自己远嫁的闺女都解急。
他扶贫又扶智,在前冢子头村,他扶持一个叫小乐的贫困儿童,妈妈是外地人,经常走失。爸爸在外打工,小乐成了无人管的野孩子,黄书记了解到情况后,担起了照顾与教育小乐的责任。衣食住行,样样操心解囊。教小乐认字,初中毕业后,帮他联系学习挖掘机技术,到小型手套加工厂学习技术,自食其力。小乐几天见不到黄书记,就像掉了魂似的,有了什么稀罕的东西,总是给黄书记留着,他把黄书记当成了生命里最亲的依靠。
这样的事很多很多,贫困户成了他的“实在亲戚”。
他的媳妇说他干工作太认真了,对待村里的群众比对自己的孩子都好。
春风化雨润民心。为了更好地宣传扶贫政策,黄书记争取市政府办公室和财政局支持,在前冢子头村前建设了200平方米的文化墙,在村里明显位置书写了7处宣传标语。他还组织工作队员完成建档立卡户档案和村级档案,组织队员不定期到贫困户家里走访,理清各户扶贫政策和收入台账,为贫困户失学儿童办理重新入学登记,帮助回乡大学生找工作等等,赢得了百姓的信赖。
荣誉属于付出者、奉献者、奋斗者。黄亦成同志连续多年获高密市委组织部包村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9年被柏城镇党委政府授予棚改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被潍坊市委宣传部评为潍坊市好人。
然而,他的两个孩子却没有感到特别的喜悦,因为他们的爸爸只是别人的好人,与自己相处的时间太少。
很多人纳闷,9年,6个村,农村工作没有定法,脏累复杂,风里来雨里去,这么累,自己还贴钱贴物,他一个工勤人员受身份限制没有提拔的机会,图什么?力量又在哪里?
答案在他敦厚朴实的外表下一颗刚健中正的红心里,他说:“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对党忠诚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干什么像干什么的,干什么都得好好干。”
他从小耳濡目染,家族家风传承力量的滋养,任何事上都不计较个人得失。从去部队当兵的第一天,母亲就告诉他:“咱是农村孩子,没有任何门路,到了哪里都不要偷懒,多干点活不吃亏。”这些年来,面对他劳心劳力拿着自家的钱财服务乡村,妻子从来没有跟他计较过。
他没有伟岸的身躯,却有着地母般敦厚的情怀。从进乡村的第一天起,西装进了衣柜再也没有动过,运动装、运动鞋成了他的标配。
他爱到过的乡村,不是家乡,胜似家乡;他以一颗赤子之心,与他走过的乡村建立了血肉之情;他待村中需要帮助的村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黄亦成扎进了乡村,走近了群众,贴入了民心,村干部感在心里,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说他是个官,更像个民,是个心在民中的好官。
责任编辑:于清林
联系我们:0531—83146857 |
地址:齐鲁法治网-齐鲁法治网 |
邮箱:3011391783@qq.com |
电话:0531—83146857 邮箱:3011391783@qq.com Copyright @ 2022-2025 by www.qlfzw.cn. all rights reserved 齐鲁法治网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山东警讯传媒有限公司 |
鲁ICP备20024717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