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
东营利津法院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围绕传承、开放、包容的黄河口文化,秉持勤劳善良的凤凰城精神,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全心全意、竭尽全力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内涵,着力打造“津心呵护”少审品牌,通过探索实施“一二三五”未成年人保护司法模式,有效促进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齐鲁法治(东营讯)燕翠莲 东营利津法院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围绕传承、开放、包容的黄河口文化,秉持勤劳善良的凤凰城精神,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全心全意、竭尽全力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内涵,着力打造“津心呵护”少审品牌,通过探索实施“一二三五”未成年人保护司法模式,有效促进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一个中心
与关工委、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联合建立了利津县未成年人成长损伤预警中心。该中心旨在收集损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信息,由各单位分别设置预警中心专人专岗,负责调查、核实、记录、备案,针对性地进行保护和矫治,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早制止的联动机制。
二、两个工作站
一是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一体化工作站。举行家庭教育指导一体化工作站揭牌仪式,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联动机制,开启预防犯罪源头化解、实质化解的新探索。成立了由十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组成的讲师团,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专业的家庭教育辅导。今年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一体化工作站以来,共向5名未成年人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令,由家庭教育指导师为监护人提供专业、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其使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对优化未成年人家庭成长环境,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是成立新时代未成年人案件社会化工作站。旨在通过办理的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发现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问题和症结,以及制度、机制、体制的漏洞和短板,及时向相关的其他职能部门反映和对接,提出司法建议,并监督该部门及时跟进整改和纠正情况,推动“上下贯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体制”的建立,切实解决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在审理的一起刑事案件中发现的某企业涉嫌雇佣童工一事,联合县人社局、关工委,向该企业发出了司法建议,该企业收到司法建议后,立即展开童工清查工作,并针对司法建议的内容回馈了整改落实结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三项制度
一是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制作了“含犯罪记录封存信息”印章,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卷宗封面进行标识,并对相关信息采取必要保密措施。在判决生效后,及时将《犯罪记录封存通知书》送达被告人,同时送达同级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将涉案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整体封存,从而保障未成年人在就学、就业、生活保障等方面受到同等待遇。
二是判后帮教制度。案件审理过程中通过社会调查或法庭教育过程中发现的未成年人罪犯存在的心理问题、家庭问题等,开展判后回访工作,及时发现帮教未成年人的困难,给予心理辅导或财物救助,让未成年人感受到司法和社会的温暖,从而更利于其改邪归正、回归社会。
三是心理咨询制度。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心理辅导讲师团的优势,与学校建立特殊儿童档案共享制度,针对困境儿童、特殊家庭或者合作学校反映的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开展个体辅导或者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今年,利津法院分别到汀罗中学、盐窝十南小学、南宋小学、凤凰实验中学开展了心理辅导工作,针对孩子们反映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存在的困扰,以及心理辅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结和不良情绪进行疏导。
四、五项普法
一是法庭开放日。每月的第二个周的周五作为法庭开放日,分批组织不同年龄段的在校学生到利津法院参观少年审判法治宣传展室、观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纪录片、体验模拟法庭等活动,向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识。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立体式的亲身感受,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今年来,共计举办了三次开放日活动,分别组织了陈庄中学、南宋小学、凤凰实验中学的学生、老师及家长到法院观摩庭审现场并体验模拟法庭。
二是法治副校长。通过部门推荐、自我报名、组织审核的方式选任26名年富力强、热心公益、素质较高的干警组成法治副校长人才库。根据实际需要,现已有6名干警被聘为辖区内6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法治副校长通过定期开展法治课堂、法治实践活动,提高青少年的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帮助加强校园治安管理和校园周边综治管理。
三是模拟法庭。在利津县汀罗镇汀河中学建立了乡村模拟法庭观摩室,定期到该校指导学生开展庭审观摩活动。通过参加模拟法庭大赛、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未成年人沉浸式体验法庭庭审,感受法律的威严和法庭的庄重,树立法治信念和理想,让幼小的心灵植根法治的种子。今年共计组织开展了四次模拟法庭体验活动。
四是法治教育基地。充分利用陈庄法庭法制宣传教育基地的作用,以“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加强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展示了法律文化的博大精深、法律发展的浩瀚历程以及法庭文化的丰富多彩,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体味法律、接受教育。自建成以来,已接受二十余次中小学生参观学习。
五是法律进基层。定期开展送法进校园、送法进企业的法制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共举办法治进校园、法治进企业的普法宣传活动十余次,围绕青少年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的校园欺凌现象、防拐防性侵、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主题,企业中禁止雇佣童工等问题展开普法宣传,收到了学校和企业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于清林
联系我们:0531—83146857 |
地址:齐鲁法治网-齐鲁法治网 |
邮箱:3011391783@qq.com |
电话:0531—83146857 邮箱:3011391783@qq.com Copyright @ 2022-2025 by www.qlfzw.cn. all rights reserved 齐鲁法治网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山东警讯传媒有限公司 |
鲁ICP备20024717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