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
利津法院陈庄人民法庭坚持“三个便于”“三个服务”的基本原则,立足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职责定位,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创建特色品牌,不断完善法庭建设
齐鲁法治(东营讯)李春军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创建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东营利津法院陈庄人民法庭坚持“三个便于”“三个服务”的基本原则,立足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职责定位,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创建特色品牌,不断完善法庭建设,形成了品牌驱动、阵地支撑、全面提升的工作格局。
一、党建引领,凝心聚魂夯实法庭发展之基
创建“党建引领·创新枫景”党建品牌,坚持党建引领“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打造党建引领阵地,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丰富基层党建,提升政治引领力。积极推行“第一议题”制度,抓细抓实“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互动式”学习交流,以“打断式”发言、“点名式”交流增进党员互动;建立“诤言”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围绕职能,与利津黄河河务局第四党支部、盛苑社区党支部及辖区内企业党支部等开展“党建同行强根基、依法治水促发展”“学习《黄河保护法 携手共护母亲河》”等党建共建及志愿服务活动,以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交流支部建设和服务辖区发展等形式提高共建实效,以双方党支部互学互促、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形式深化社会治理。陈庄法庭党支部被省高院评为“诉讼服务优秀党支部”。
二是坚持服务大局,提升能动履职力。将服务大局作为讲政治、顾大局的重要检验。加强防范金融风险,定期与辖区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开展服务金融专题座谈会,就金融风险防范、规范合同签订、贷款诉讼执行等进行专业法律提示,为营造良好金融发展环境提供法律支撑。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妥善审结、执行涉企疑难复杂案件7件,将办案前伸后延,注重分析研判企业履行能力,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着重做好调解和执行和解工作,以放水养鱼、分期履行的方式保障企业良好运营。加强调查研究,对辖区内15家代表企业进行走访,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在新旧动能转化改革升级中面临的机遇和困难、人事管理、对外合作等具体工作中面临的法律问题等,为企业送上最利政策解读和专业法律答疑。
三是创新志愿服务,提升普法浸透力。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以党支部集中服务、全庭干警参与的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等专业化志愿服务,以微信普法、集市普法、社区普法、重要节点普法等形式实现常态化普法,利用“互联网+普法”模式定期发送典型案例,做到持续发力、入脑入心。将法庭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党性体验中心作为普法主阵地,邀请人大代表、第一书记、网格员、调解员、金融机构等社会多方力量开展沉浸式普法,拓宽法治宣传广度。作为刑事审判庭实景实践法治体悟中心,连续三年接待中小学生800余人次青少年专题法治教育。陈庄法庭党性教育基地被评为利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二、先锋带头,担当作为筑牢法庭为民之责
打造“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工作室,发挥法庭庭长作为人民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津心禾护”作为工作室品牌,以“助禾成长”培养真心为民办实事、耐心为民解忧难的高素质干警队伍,力求司法为民理念贯穿办案全过程;以“护禾丰收”探索助力农业农村发展的切入点和新路径,以司法力量服务、保障、推动乡村振兴。
一是实行先锋带队,提升基层司法战斗力。组建“津锐”人民满意公务员团队,结合全院“青霖薪火”青年干警培养工程,以办案团队为单位成立帮带小组,每月开展“学習荟”、党务知识月月学活动,全员共学、老党员带学、先锋模范领学、交流研讨,既交流思想动态,也交流业务知识,以组织学习优秀党员陈志民“三四四”工作法重塑为民情怀,以个案指导和疑难案件分析加强业务指导,通过“传承式”结对学习促进政治业务双提升。法庭年轻干警在诉讼服务、法治讲座、普法宣传等具体工作中担当重要角色,指导驻庭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司法确认230余次,为全县600余名网格员集中培训11期,到辖区学校开展法治讲座15期,向全镇100余名三级人大代表人开展民法典普法宣讲3期。
二是强化诉服功能,提升群众诉求执行力。充分发挥“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工作室作用,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诉讼服务。搭建网上立案、诉前鉴定、司法确认、诉讼保全、诉费缴退、执行接待过付等立调审执一体化综合司法服务站。健全诉讼指导、服务承诺、首问负责、文明接待等制度,制定完善工作室工作规范、立案帮办工作规范、网上立案工作规范等具体工作细则及规定,“一窗办通”、“一站到底”回应群众司法新期盼。今年3月以来,工作室累计接待辖区群众150余人次。
三是找准职能定位,提升服务发展作用力。充分发挥身处基层、面对乡村优势,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与陈庄镇第一书记实地走访村企6家,重点调研蔬菜大棚种植销售及人员配备、光伏发电产能收益、冷链储藏耗能与回报率及村居基础建设等情况,详细了解新农村建设及发展现状,并就无诉讼村居打造、乡村治理、常见涉农法律问题等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作出法律应对,为乡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提供司法助力。今年以来,走访陈庄镇、汀罗镇等重点乡村7次,与陈庄镇政府合力调解溺水死亡赔偿纠纷1件、涉农群体性纠纷1件(因合伙人意外死亡承包土地引发的信访案件)。
三、陈枫送法,诉源治理抓实履职之要
积极打造“陈枫送法”工作品牌,充分发挥促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独特优势,诉源治理推进多元解纷,不断增强司法资源供给,打造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
一是强调审判质效,提升司法公信力。设置法庭执行团队,畅通审执对接,形成法庭立调审执一体化综合司法服务功能,实现审执共治共促格局,确保辖区群众胜诉权益得到及时维护和加速“变现”。践行新时代“马锡五式审判方式”,依据农耕农时开展“农忙法庭”“周六法庭”“上门法庭”,零距离巡回审判、就地审判,做到司法服务到门口。立足一审查清事实审级职能定位,注重调查事实,经常入户调查走访,灵活运用证据规则,及时指导当事人搜集、提交证据,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权益,高质量满足当事人司法新需求。成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专审团队,实现类案专家化、专业化审理,确保类案同判、提高审判效率,将“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贯彻到每一个案件中。涉交通事故纠纷案件由2021年298件下降至2022年252件,服判息诉率由2020年88.61%上升至92.43%,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由22.4%下降至10.7%。
二是力推多元解纷,提升综治影响力。积极融入社会基层治理,以定期通报诉讼态势、加强多部门解纷联动的形式服务辖区社会综合治理。力促陈庄镇2023年诉源治理工作会议于年初召开并发出首份法庭工作通报,就各村居万人成讼率、无诉讼村居建设情况及纠纷种类、数量、诉讼主体等进行涉诉态势分析,针对矛盾纠纷呈现的特点和案件类型规律提出建议。实行“一乡镇一法官”,将各乡镇法官工作站、法官工作室、村居联系点等基层站点纳入法官联系网,纵向深入基层最前沿推进诉前解纷。实行“网格化+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模式,利用网格员“吹哨预警”职能、借助“调解员+”一线调解优势、发挥法庭指导保障功能,不断完善非诉纠纷解决路径。扩大诉源治理“朋友圈”,与人大代表、管区书记、村两委、商会、调解员、网格员等保持联系,不断吸纳更多有影响、有能力的调解力量参与到诉前解纷中。陈庄法庭建立诉源治理工作群5个,召开多元解纷专题座谈会10余次,发布法庭工作通报2期。
三是汇聚共治力量,提升部门联动力。拓宽解纷渠道,法庭交通事故专审团队与交警队事故处理中心、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陈庄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辖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法庭执行团队等部门对接并实现信息共享,在交警队、法庭设立专职调解员,以“法官+助理+书记员+调解员+网格员+执行员”新型办案团队畅通解纷路径,实行立调审执一站式服务。注重调解专业化水平提升,通过开展法治讲座、人民调解平台使用培训及随案指导,提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两委成员、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素养和调解能力,提高线上调解平台适用率,双线并进提高诉前解纷实效。今年以来,组织辖区三镇一乡调解员、网格员开展专题讲座12期,参与行政调解2次、指导人民调解25起,诉前化解效果明显。
责任编辑:于清林
联系我们:0531—83146857 |
地址:齐鲁法治网-齐鲁法治网 |
邮箱:3011391783@qq.com |
电话:0531—83146857 邮箱:3011391783@qq.com Copyright @ 2022-2025 by www.qlfzw.cn. all rights reserved 齐鲁法治网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山东警讯传媒有限公司 |
鲁ICP备20024717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