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
从三年级开始进入小学中段,知识体系变得复杂、多元,所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陡然增加。语言表达要求由低年级原来的写话、写句子等语言文字片段升格到看图作文、想象作文,写人、写事、
齐鲁法治(东营讯)董艳梅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分水岭,是整个小学阶段的转型期。从三年级开始进入小学中段,习作教学可以说是横亘在学生前进道路上的最大拦路虎。作文能力,是其是学生知识迁移、思想水平、知识运用等能力的综合体现。低、中年级阶段学生习作能力衔接要想过渡自然,需要教师从多角度、多层面、多策略出发,加强学生词句训练、听说训练、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词句基础,思维模式基础,构建好学生语言知识储备库。
一、阅读氛围,值得营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塑造人的能力自然不言而喻,阅读是学生习作起步最好的阶梯,良好的阅读氛围是滋养学生成长的沃土,缔造优越、适宜的阅读氛围,在春风化雨之间让学生拿起书籍,走进阅读天地,与书籍为友,与阅读相伴。
1.学校阅读氛围
完善“班级读书角”、“学校图书室”的图书,定期向学生开放;在教学楼连廊拐角、童话林设立“读书区”让学生随时随处都能感受书香的渲染。
带领学生选择喜欢的阅读名言读一读、写一写、抄一抄,做成自己喜欢的书签,感受书籍蕴藏的趣味。
2.家庭阅读氛围
在家里选择一个喜欢的角落,设立“我的小书柜”,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家长陪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成长,你读一段话,我画一幅插图,你念一句,我跟一句,阅读能力在增长,亲子感情在提升,浓浓氛围其乐融融。
只要心沉下来,书的世界任你遨游。
二、基础字词句,重视积累。
新课标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就是阅读和习作离不开识字,同样识字离不开阅读和习作,学生基础字词的积累量及丰富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习作教学在衔接过程可以把握不同学段的侧重点,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还需要从基础字词句入手,带领学生在语境中识字认字,制作生字卡、词语卡,引导学生分类建卡,背诵、积累词汇并开展专项分类词语背诵及相关运用比赛把学生制作的词语卡穿起来,挂起来,粘起来,就像一幅艺术作品,学生阅读积累的起劲,做得也带劲;以游戏、活动、亲子实践等方式加大对近、反义词的记忆与积累,使学生感知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异同,为习作衔接做词汇铺垫;寻找习作衔接口头语和书面语转化的接洽点,不断累积修饰词和优美句,丰富学生装饰词汇的累积,在此基础上拓展相应词句如修辞写法的运用及句式转化训练,通过趣味比赛、评比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词句运用的兴趣。
三、明确目标,分层递进。
儿童心理发展表明在每个不同的年龄段都有相应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都是有各自特殊的、不同的可能性,新课标对每个学段的阅读与习作的要求也是分层分级逐步展开的,因此习作教学衔接更注意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从少到多、按梯度进行。阅读分层,语言训练点也分层,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并分层设计相应的摘录和训练学本,拓宽学生阅读视野语言训练范畴。
一、二年级朗读有拼音的儿歌、寓言、童话、寓言(带拼音)、童话绘本,从完整、规范单句训练再到句群训练,定期组织朗诵会、故事会,让学生参与表演互动,以“听”“说”“画”来促进表达,把听到的讲一讲,说一说,把读到的画一画,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三、四年级是作文启蒙期,阅读书籍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词汇积累及语用能力,有了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在分层阅读中,指导学生学生进行选择性分门别类地进行摘录、背诵,分享。指导学生展开不同形式的写作实践活动。推荐精品美文,分享美文,诵读美文,在阅读交流会中,学生将自己的记录和积累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展示自己的风采,或读,或背,或写,或画,每个学生收获的不止是一本书的精华。
让学生在平时多观察身边的事物,留心观察,多记录、多练习,丰富语言。
各个年级语言句式的训练,分级别、分句式、分梯度进行,游戏、竞赛或者小组合作等形式训练促成学生形成自己的语用思维。既重视口头表达也重视书面表达多角度多层面夯实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协调感官,全面关注
低年级儿童,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中年级以上的儿童学习目的逐渐明确,有意识记日益发展,逐渐占主导地位;低中年级衔接过程中,学生倾听与注意的品质都在不断发展,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与探索发展学生倾听品质,提升学生专注品质,促进学生综合感官在习作衔接过程中运用能力的发展。
调动学生感官,提升学生倾听、注意力及诵读品质:低年级学生设计小喇叭趣听或者趣味跟读,登录强国平台或者喜马拉雅趣味跟读,定时定量听小喇叭平台的儿歌、故事,把听过的小故事让学生到班里跟小朋友们交流交流或者背给同学们听;跟读喜马拉雅得国学,也可以开拓其他平台,培养训练学生倾听能力与识记能力,平衡学生倾听能力、识记能力、注意品质等综合能力。
阅读与观赏结合,丰富形式,调动学生的综合感官,学生阅读的很多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都有相应的影视作品或者动画,将学生的阅读与影视作品相结合,既引导阅读又带领欣赏,三、四年级学生可以以书籍为依托,以影视信息为拓宽阅读渠道,阅读、观赏结合,在浓厚的氛围渲染下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合理使用各种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训练语用思维能力的目的。
五、仿写练笔,夯实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可见,“从仿到创”的确是习作练习的一条重要途径。以范文为方向标,指导学生仿写,就如书法中的临摹一样,是学生写作的良好开端。可以让学生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降低了写的难度,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由于低年级小学生往往缺乏生活经验,同样少了语言的积淀,写话训练进行的也不是很顺畅,所以,教师可从句子的仿写开始,让低年级学生先抓住句子的特点,练习说完整的句子,写出带感叹号的句子……低年级的句式随着课文的深入不读丰富,学生练习的形式也不读丰富,无论低年级还是中年级的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这一环节是单元学习任务群众学生语用能力的综合体现,抓住此环节结合每单元课文语用训练点带领学生多层次,广范围地拓展训练,夯实学生语言要素的使用能,进而才能逐步向中年级习作过渡。
中年级在仿写时重视句句之间的衔接,顺清各句关系,在模仿和借鉴中掌握写好句子的要领,让他们更多的勇气与动力在写作的道路上不断大步迈进。三、四年级的课文中有不少仿写和小练笔,以课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听听秋的声音》让学生拿起笔根据诗歌每一小节的结构方式让学生仿写秋天的声音还藏在哪些事物里品味秋天的迷人;四年级上学习《现代诗二首》这一课时《秋晚的江上》和《花牛歌》学生都很喜欢,对仿写也很感兴趣,利用这一兴趣点,让学生纷纷仿照诗文结构进行仿写,领略现代诗歌的特点;四年级下的轻扣诗歌大门综合实践更是带领学生根据诗歌的特点、结构、语言风格进行仿写,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国度,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并将学生的仿写作品装订成册,极大地激发了学习仿写的热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思维。
低中年级习作的衔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细水长流,保持学生对阅读背诵的长期有兴趣,需要在评价上多下功夫,设计生生评价、家长评价,组织学生互相点评,每组根据书写质量,整齐程度,摘记内容选项等标准进行互动评价,评选出心中最美摘记作业,小组加分、小表扬信等形式奖励。家长评价,通过发送学生摘记照片到QQ群,组织家长进行评价投票,选出“优秀摘记员”。还组织学生对自己摘记内容进行背诵评比,选出“摘记阅读小能手”,每个组的成员都有机会成为“优秀摘记小标兵”。
总之,小学语文低、中年级习作教学衔接要把握不同学段的侧重点,引导学生改变学生说话、写话思维模式,变随意性为目的性,变口语性为书面性,变机械性为机动性。在听、读、说、记不断饱满基础上把握视角、内容与逻辑关系,关注不同学段学语言运用能力点,打好词句基础,兜底表达模式,保障阅读积累,构架语言思维,激活学生灵感,让学生读出新意,写出有见地的习作。(通讯员 朱小军 李晓凤 邵玉红 孙立红 吴佳)
新闻热线:13210353186(张)
投稿邮箱:444383579@qq.com
责任编辑:admin
联系我们:0531—83146857 |
地址:齐鲁法治网-齐鲁法治网 |
邮箱:3011391783@qq.com |
电话:0531—83146857 邮箱:3011391783@qq.com Copyright @ 2022-2025 by www.qlfzw.cn. all rights reserved 齐鲁法治网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山东警讯传媒有限公司 |
鲁ICP备20024717号-4 |